在纺织品印刷过程中,色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制定布艺印刷色差等级标准,对于控制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布艺印刷色差等级标准和评定方法。
布艺印刷色差等级标准是评估布艺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色差范围和相应的质量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 五级:色差要求为0,容差要求为0. 2。
2. 四级:色差要求为1. 7,容差要求为±0. 3。
3. 三级:色差要求为3. 4,容差要求为±0. 4。
4. 二级:色差要求为6. 8,容差要求为±0. 6。
5. 一级:色差要求为13. 6,容差要求为±1. 0。
这些标准是根据不同的色差范围和质量要求制定的,用于评估布艺印刷品的质量和颜色还原度。其中,色差是指印刷品与原稿或标准色之间的颜色差异,容差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颜色差异被视为合格。
1. 评定步骤
色差等级的评定方法主要采用色差计进行测量。色差计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颜色的反射或发射特性来评估色差的仪器。通过比较实际产品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差异,可以得出色差值,从而对色差等级进行评定。常见的色差评定指标包括△E、△L、△a、△b、△Cab等。
2. 色差等级标准分类
根据色差评定结果,可以将色差等级分为以下几类:
1. 优等品:色差极小,肉眼几乎无法察觉,△E≤0.5;
2. 一等品:色差很小,肉眼可察觉,0.5<△E≤1.0;
3. 合格品:色差在可接受范围内,1.0<△E≤2.0;
4. 不合格品:色差较大,肉眼明显可察觉,△E>2.0。
在布艺印刷生产中,要控制色差等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选用质量稳定、颜色一致的承印布料和油墨,以确保基础材料的颜色准确性。
2. 优化印刷工艺参数:通过试验和调整,确定最佳的印刷工艺参数,如印刷压力、印刷速度等,以减小色差。
3. 控制环境条件: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小环境因素对印刷品颜色的影响。
4. 建立颜色管理系统:制定统一的色彩标准,建立色差控制系统,通过色彩管理软件对色差进行监控和调整。
5. 定期校准色差计:确保色差计的准确性,以保证色差评定的可靠性。
微信二维码扫描